新聞中心
在線提交參展報名表申請展位
優質展位預定從速
共襄飲料行業盛會
如有任何問題
敬請撥打CBST組委會咨詢熱線
010-84464668
年輕人離經典文化真的很遠嗎?600歲的故宮已經用一連串的爆款給出了答案!玩轉傳統文化,故宮顯然是一把老手。其實,新舊聯動的案例一點不少。近日,百事公司制作的一部聚焦于非遺刺繡文化的紀錄片《和媽媽一起“繡”文化》燃爆梨視頻。
6分52秒,串聯起彝繡、苗繡、京繡、瑤繡多位非遺傳承匠人的精粹技藝與動人故事,展現了刺繡這項古老藝術里豐富而富饒的原創力量。據百事紀錄片團隊介紹,該片拍攝輾轉河北、云南、貴州、廣東多地,深入傳統文化源地采集素材,籌備與制作耗時兩個多月。通過該片,能夠感受到百事作為一個文化品牌,聚焦刺繡文化背后對傳統文化年輕化表達的品牌思考與探索。
因為熱愛,所以堅守
在2000多年的歷史發展長河里,刺繡并沒有被遺落,它依舊在某處煥發奪目光芒。穿針引線,順齊平勻潔,刺繡技藝的沿傳與創新,背后述說了代代手藝匠人的熱愛與堅守。《和媽媽一起“繡”文化》從各位阿媽自身的故事出發,用鏡頭記錄了她們包括她們的家庭與刺繡的關系,樸實地表達了刺繡傳承中的情感牽絆與質樸熱愛。鏡頭掃過的件件精美刺繡之作,無一不傳遞出中國原創“源”力的歷史沉淀之美與生命力。
瑤繡傳承人鄧秀花從小就跟著媽媽學習刺繡,她說:“以前刺繡,沒現在那么好的條件,她們沒有線就把布拆成線,褲子爛了還剪下來又繡,就是不想放棄,還是想將瑤繡繼續傳下去。” 而在苗族當地,這份熱愛也從未改變,上蠟—浸染—點綴這些苗繡的傳統蠟染工藝,在舊時沒有文字的歲月中,靠她們代代口口相傳,才得以保留下來。
《百家印記新春繡》記錄了這些刺繡傳承人工作的過程,非常珍貴的記錄。百事團隊用現代化的設計風格呈現天南地北民俗文化,并聯合“媽媽制造”力量,匯集彝繡、苗繡、京繡、瑤繡百位刺繡手藝工匠的技藝共同繡制。該長卷長10米,高1.2米,以匠心技藝及獨特創意打入公眾視野,引發年輕人的關注與喜愛。
圖說:由百事紀錄片團隊提供的《百家印記新春繡》十米長卷設計底稿圖
“源”力創新, 激發年輕熱愛
這個紀錄片,穿透不同地區、覆蓋不同人群,傳遞刺繡文化的力量,形成了強大的品牌營銷力和傳播力。藝術的當代綿延庚續亟需創新力量的扶持與年輕血液的輸入。片中,阿媽們不一而同地表達了創新與文化傳承推廣的關聯:
彝繡傳承人丁蘭英介紹道:“彝繡針法82種,現在已失傳10種,現存72種針法當中有9種傳統的針法,機器不能夠模仿。”面對傳承的歷史困境,她們選擇與時俱進地改變設計,希望能讓全世界的人都認識并喜歡上彝繡。
京繡第四代傳承人梁淑萍從事京繡事業已有40多年,老祖宗的手藝如何傳承下去,她表示不僅是將傳統的紋樣改良到生活裝或時裝,讓京繡走入百姓生活,更要注重年輕人在非遺傳承中的重要作用,“我一定要讓好多年輕人了解京繡,學習京繡。”
而百事作為一個年輕文化品牌,一直也以創新為品牌精神內核激發每一代潮流文化的更多可能性。紀錄片之外,百事持續合作“媽媽制造“項目,探索傳統文化與年輕潮流共融的創新方式,賦能非遺傳承,助力“熱愛”延續。
百事可樂還與“媽媽制造”推出瑤繡潮流環保袋已,讓藝術融入生活,更懂生活,提升年輕人生活美學。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百事更是打造了3款融合傳統元素與現代審美的系列非遺刺繡限量罐,分別以“溯源”、“共融”、“煥新”為主題,用現代化的設計語言講述刺繡文案的傳統寓意。其中,苗繡罐蝴蝶翩翩飛舞,追溯民族文化之根;彝繡罐游魚戲水騰躍于“百事藍”中,人文藝術與現代罐身共生共融;京繡罐征云翻浪,令傳統“云彩”、“海浪”紋樣重煥新意。日前,三款刺繡罐已在百事蓋念店線下快閃店中展出。
從經典文化出發,切入公益領域。通過更多元的方式,《和媽媽一起“繡”文化》讓公益觸達更多人群、擴大公益影響范圍,發揮企業正能量作用,賦能公益發展。打造一個充滿人文關懷和現代主義情懷的百事可樂品牌,拓寬品牌邊界的同時,更實現與用戶有溫度的溝通。
在線留言
親愛的觀眾,您好
CBST2025個人觀眾預登記
將于2024年6月開啟
親愛的觀眾,您好
CBST2025團體觀眾預登記
將于2024年6月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