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在線提交參展報名表申請展位
優質展位預定從速
共襄飲料行業盛會
如有任何問題
敬請撥打CBST組委會咨詢熱線
010-84464668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圖為娃哈哈集團海寧基地
2018年正值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指引下,中國的民營經濟已經走過了四十年的風雨歷程。無數的創業者抱著雄心壯志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奔流涌動,一批以娃哈哈為代表的民族品牌從中孕育而生,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就在迎來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前夕,2017年,娃哈哈也迎來了自己的三十周年慶典。古語云,三十而立。這三十年對于娃哈哈來講,是一部艱苦的開拓史,也是一首激昂的青春贊歌。作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食品工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在掌門人宗慶后的帶領下,娃哈哈堅守實業強國的信念,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了一條以技術和產品雙創新為動力源泉的求變之路。
校辦小廠中的奇跡
杭州市上城區清泰街160號的一棟普普通通的六層小樓,是娃哈哈夢想的起點。三十多年前,人到中年的宗慶后以一年創利10萬元的豪言壯志承包了上城區校辦企業經銷部,蹬著三輪車,靠代銷汽水、棒冰及文具紙張賺一分一厘錢起家。1987年7月,宗慶后以花粉銷貨款和5萬元銀行貸款作為原始資金,籌建了杭州保靈兒童營養食品廠,為杭州保靈公司代加工花粉口服液,開始了娃哈哈的創業歷程。
當時,正值政府開始大力推行計劃生育的特殊時期,每家每戶只有一個孩子,為了家里“小皇帝”“小公主”的健康成長,家長們費盡心思為孩子尋找合適的營養品。乘著市場的東風,杭州保靈兒童食品廠就像插上了一雙起飛的翅膀,僅用一年多時間就穩步地壯大起來。
然而,在所有員工都為企業蒸蒸日上的發展勢頭欣喜不已的時候,宗慶后卻陷入了苦惱。一片大好的形勢能持續多久?未來企業應該何去何從?他決定開發出自己的產品,以擺脫代加工產品受制于人、無法長期生存發展的困境。1988年,根據獨生子女不愿吃飯、偏食、營養不良的狀況,娃哈哈在浙江醫科大學營養學系朱壽民教授指導下,成功開發出自己的第一支產品——娃哈哈兒童營養液。
“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相信現在的80后們對這句廣告語一定不會陌生。營養液采用全天然原料,配方科學,配伍合理,填補了國內兒童營養保健品領域的空白,解決了小孩子不愿吃飯、營養不良的問題,在大江南北一炮走紅,成為公司不折不扣的“拳頭產品”。既而,公司也于1989年從“杭州保靈兒童營養食品廠”更名為“杭州娃哈哈營養食品廠”。
“1989年當浙江省工業經濟出現滑坡時,這家教育局辦的小廠卻奇跡般地崛起,當年產值即達3259萬元,實現利潤703萬元……”在當時一篇名為“發生在小學校里的經濟奇跡”的新華社報道中,記者讀到了這樣的文字。在兒童營養液推向市場后,由于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不斷刷新銷售業績。1990年,娃哈哈銷售收入即突破億元大關,利潤超2000萬元,企業產值、銷售額、利稅、利潤等經濟指標呈直線增長。通過“從無到有”的突破,娃哈哈迅速完成了原始積累。
小魚吃大魚 打破“大鍋飯”
1989年春夏之交,西方國家對我國全面制裁施壓,之后的兩三年中,我國出現了“市場疲軟、經濟滑坡”的不景氣狀況。杭州市無論是預算內企業,還是預算外企業,大多經營艱難,產品大量積壓,虧損企業不斷增加。
在這一片蕭條中,唯有娃哈哈“風景獨好”,1991年產值達2.4億元,利稅4000多萬元,令那些國營大廠都望塵莫及。然而宗慶后又有了新的煩惱:場地窄、規模小,產品供不應求,企業要發展,怎么辦?
當年夏天,杭州市委已經開始研究如何搞活大中型企業,重點主攻虧損企業。時任市委秘書長的沈者壽希望娃哈哈兼并杭州罐頭廠。但從當時的情況看來,一個只有1500平米廠區面積的娃哈哈,去兼并一個擁有5萬平米廠房、100畝廠區、2200名職工以及欠著6700萬元債務的大廠,這是否是以小博大,以卵擊石?宗慶后則堅定地表態,“我不怕吃眼前虧,債務我有信心償還,員工我也有能力安置。”
1991年9月4日,這是娃哈哈人不會忘記的一天,杭州市政府批復同意杭州娃哈哈營養食品廠兼并杭州罐頭食品廠,首開集體小廠兼并全民大廠先例。實施兼并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一條月產量250萬盒兒童營養液的生產線就在原杭罐廠的車間里組建完成,從而取代運轉了幾十年的罐頭生產線。當年底,宗慶后提前實現了讓杭罐廠扭虧為盈的承諾,產值、利潤均比上年翻了一番。
在線留言
親愛的觀眾,您好
CBST2025個人觀眾預登記
將于2024年6月開啟
親愛的觀眾,您好
CBST2025團體觀眾預登記
將于2024年6月開啟